寧夏是個好地方,他的生態環境優良的程度恐怕是西北之冠了!我在上一篇里提到過,如果非要把寧夏的各個城市之間排排名次,吳忠當之無愧要排第一名了??!吳忠市是寧夏四個地級市其中之一,下轄地級市青銅峽市,鹽池縣,同心縣,利通區。處于寧夏中部地帶,黃河之濱,古稱靈州!關于靈州之說還有一段典故,寧夏正處陜西西安之北,春秋戰國之時,寧夏戎狄等少數民族強悍居之,戎族曾經入侵西周鎬京,導致西周滅亡,東周建立,正是此時秦國的祖先因為護衛周室并且為周王養馬有功,從此被封分秦地,是為秦王!關于靈州的神奇之處是因為,偉大的黃河在進入寧夏中衛后,從南向北拐了一個大彎子向北,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幾字形,古人形象得把黃河比做一個套子,把黃河兩岸的平原叫做河套平原,寧夏的位置處于前端,叫做前套平原!

黃河從中衛向北拐彎時,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分叉,分為東西兩支,西支成為后來的黃河主干道,東支因為進入了寧夏東部的沙漠,在兩百公里以外的銀川再次與西支黃河匯合,從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洲島,因為洲島之上草木茂盛,鳥畜繁榮,古人稱之為靈洲!后來生態環境惡化,東部黃河消失在了沙漠之中,洲島成為了前套平原的一部分,故名靈州!秦時始皇帝派蒙恬公子扶蘇北擊匈奴,奪取河套消除秦國北部邊患,修筑長城于白百公里后套以外的陰山之上,名為北地郡,漢朝武帝時取名朔方郡!
唐朝鼎盛時期,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,安祿山叛亂,所到之處望風披靡,唐朝的國都很快陷落了!當時玄宗皇帝逃到了成都,太子李亨帶了幾百人來到朔方靈州,并且稱帝于靈州,舉西北勁兵平定安史之亂 !歷史的黃沙吹走了無數的風流人物和金戈鐵馬,今日再看吳忠,不見了戰馬嘶鳴,雄關古城,卻盡顯塞北江南魚米之鄉的景色!今天的吳忠市區的建設,堪稱西北城市建設,人居環境的典范!
整座城市實現了,城在湖中,湖在城中,城市和自然,湖泊濕地和城市的完美結合!這座城市沒有高樓大廈,卻盡顯現代城市的生活氣息,沒有煙囪林立,卻到處鳥語花香,綠樹成蔭!馬路寬闊,建筑布局合理,市區的廣場和周圍的環境渾然天成!
今天的吳忠更是寧夏的美食——清真牛羊肉的產地,鹽池的灘羊名揚海內外,是寧夏的特色美食,手抓肉的主要食材!其他的各種美食,當你走在吳忠的街上,簡直有種目不暇接的感覺!
如果自駕來寧夏,沿著濱河大道去中衛,途徑吳忠,不妨開車進去逛逛,寬闊的八車道比比皆是,真有一種自由飛翔的感覺??!
吳忠旅游景點有108景區在寧夏青銅峽水庫西側的山崖上,坐落著一個巨大的塔群,因塔數總計為一百零八座,俗稱一百零八塔。據考證,一百零八塔始建于西夏。每當風和日麗,群塔倒映在金光閃閃的湖中,景色奇特、幽雅明麗。塔群坐西朝東,背山面水,隨著山勢鑿山分階而建,由上而下,錯落有序,呈一、三、三、五、五、七、九......奇數排列,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的大型塔群,這108塔,除最上面的第一座塔較大之外,其余均為小塔。塔全部用磚砌成,抹以白灰,屬于喇嘛式的實心塔。塔群的總體布局別具匠心,風格獨特。民間相傳,一百零八塔是穆桂英的“點將臺”,“天門陣”,其實它是佛教的紀念塔。佛教認為人有108種煩惱,為了去掉人生眾多的煩惱,善男信女要戴108顆貫珠,念108遍經。據說,來這里游覽的人們,只要拜了塔,就可以消除煩惱,帶來吉祥和好運。
吳忠旅游景點有108景區在寧夏青銅峽水庫西側的山崖上,坐落著一個巨大的塔群,因塔數總計為一百零八座,俗稱一百零八塔。據考證,一百零八塔始建于西夏。每當風和日麗,群塔倒映在金光閃閃的湖中,景色奇特、幽雅明麗。塔群坐西朝東,背山面水,隨著山勢鑿山分階而建,由上而下,錯落有序,呈一、三、三、五、五、七、九......奇數排列,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的大型塔群,這108塔,除最上面的第一座塔較大之外,其余均為小塔。塔全部用磚砌成,抹以白灰,屬于喇嘛式的實心塔。塔群的總體布局別具匠心,風格獨特。民間相傳,一百零八塔是穆桂英的“點將臺”,“天門陣”,其實它是佛教的紀念塔。佛教認為人有108種煩惱,為了去掉人生眾多的煩惱,善男信女要戴108顆貫珠,念108遍經。據說,來這里游覽的人們,只要拜了塔,就可以消除煩惱,帶來吉祥和好運。

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位于寧夏吳忠青銅峽市青銅峽鎮,距吳忠市區20公里,為石灰巖和砂頁巖構成的黃河峽谷類風景區,是國家AAAA級景區。
